防震减灾广播稿
有在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广播前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好的节目效果,快来参考广播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震减灾广播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震减灾广播稿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内容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为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灾损失。现将有关地震和减灾的常识介绍如下:
一、动物异常:动物行为异常大体有三种: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二、地声与地光:地声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狂风呼啸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地光: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呈红、白、紫、橙等色。
三、地震来了怎么办?抓住时机,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大地震的发生虽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强烈震动之前,仍能出现一些人们能够感觉到的有关现象。据统计,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在20秒以内的占83%,平均预警时间为13.6秒。地震时,人们如果能抓住预警时机就会有生的希望。
1、在不同环境下紧急避震的要点:如果你住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因为这都是身体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开间孝有支撑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外墙边或窗边去,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要去乘电梯。如果你住平房,地震时应立即躲在炕沿下;牢固的桌子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家具边。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再由老师带领,有组织地疏散;如果教室是楼房,一定要记住不要跳-楼,不要拥向楼梯。当你在操场或室外时,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2、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时,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等地震过后,听从服务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尝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的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
3、如果你在户外,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构筑物。如楼房,特别是玻璃幕墙的建筑、高烟囱、水塔等。注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广告牌等。注意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墙等。
4、如果你在野外,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场地,选择开阔、稳定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避开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变压器、高压线及生产危险品的工厂或危险品仓库,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这时你要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勉强行动,尽量闭目休息,维持生命。同时还要与外界联系,当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只要你掌握了以上知识,灾难面前,胜利永远属于我们!
防震减灾广播稿2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相信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一定清晰地记得5.12这个字眼。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8级大地震,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许多地方都被夷为平地。地震到来之时,正是学校上课的时间,有近几十所中小学校在强大的地震前瞬间倒塌、摧毁,许多学生和老师失去了生命。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日宣传周。今天利用此段时间,校园之声广播对大家作一些警醒和提示:
一、地震是群灾之首
破坏性地震会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全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总和的58%。从某种意义上说,地震是群灾之首。
二、我国地震灾害频度高,强度大,成灾率高,这是造成我国地震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同时,我国民众防灾意识不高,同一震级的地震,造成伤亡的人数可多达数倍。另外,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抗震性能较差。
三、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有哪些呢?
当前,人类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人类也不能在地震灾害面前无所作为,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走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地震救灾与重建的综合防御道路,达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四、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我们该怎样呢?
(一)沉着应付突发地震
1.室内应急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 ……此处隐藏11720个字……p>
3、大震的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①地面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②地面大幅度晃动(后晃);
③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从人们发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据唐山地震后的调查测算,以能够对预警时间作出估计的177例为依据进行统计,其中,多数被震醒的人提供的预警时间仅为数秒,而震时清醒者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十几秒,少数可达20秒以上。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
4、室内避震空间的存在
由于预警时间毕竟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①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②内墙墙根、墙角;
③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
①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
②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
5、震中区的人为什么会感到“先颠后晃”?
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是几种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就人们的感受而言,主要可区分出上下颠动和水平晃动两种形式。
在强地震的震中区附近,最初的颠动,是由首先到达的纵波引起的;数秒钟以后横波到达,造成更强的地面运动,因而人们就感到像站在风浪中船的甲板上一样剧烈颠簸,站立不稳,甚至摔倒在地。这就是震中区人们感到“先颠后晃”的原因。
6、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
因此,如果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
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
7、地震时人们可能受到哪些伤害?
①地震的直接伤害
A在室内因器物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伤;
B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伤;
C在野外被山上的滚石砸伤;
D被地光烧伤。
②地震的间接伤害
A地震引起的火灾;
B地震引起的水灾;
C地震引起的毒气泄漏;
D地震引起的危险品爆炸。
8、避震原则——三要三不要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规。震时,每个人所处的状况千差万别,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是跑出室外还是在室内避震,就要看客观条件:住平房还是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室外是否安全等等。
二要行动果断,不要犹豫不决。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间,容不得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的人本已跑出危房,又转身回去救人,结果不但没救成,自己也被埋压。想到别人是对的,但只有保存自己,才有可能救助别人。
三在公共场所要听从指挥,不要擅自行动。前面已讲过这方面的例子:擅自行动,盲目避震,只能遭致更大不幸。
9、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10、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①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②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11、应采取什么姿势避震?
①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②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③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12、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①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②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③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13、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①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②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14、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A坚固的桌下或床下;
B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C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D内承重墙墙角;
E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②震时要注意
A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B千万不能跳楼;
C不要到阳台上去;
D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E不要到楼梯去;
F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15、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16、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A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B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②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A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C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③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A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B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C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D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17、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①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
②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
③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
④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
文档为doc格式